《善恶的彼岸》尼采-pdf,txt,mobi,epub,azw3,电子版书免费下载

《善恶的彼岸》尼采-pdf,txt,mobi,epub,azw3,电子版书免费下载

内容简介: 《善恶的彼岸》是《道德的谱系》的姊妹篇,本书由一个序言、九大章节和一个终曲组成,包括哲学论说、格言、短评、诗歌等多种话语风格,牵涉到了西方哲学传统中各个经典问题,比如:什么是自我?什么是……

内容简介:

善恶的彼岸》是《道德的谱系》的姊妹篇,本书由一个序言、九大章节和一个终曲组成,包括哲学论说、格言、短评、诗歌等多种话语风格,牵涉到了西方哲学传统中各个经典问题,比如:什么是自我?什么是知识?为何要求知?什么是宗教的本质宗教与哲学的关系为何?堪称尼采心目中的未来哲学之宏大序曲。尼采在本作中一如既往地“用锤子从事哲学”,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尤其是“柏拉图主义”进行猛烈敲打,而尼采晚期思想中最重要的“权力意志”,其地位也在本作得到突出,成为帮助破除人们头脑里种种偏见、站在“善恶彼岸”进行真诚思考的关键概念。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对西方文化传统所进行深刻的反思,成为了20世纪以来西方思想诸多流派的主要源头。他的代表作有《肃剧诞生于音乐精神》、《不合时宜的沉思》、《快乐的科学》、《偶像的黄昏》、《朝霞》、《道德的谱系》、《善恶的彼岸》、《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重估一切价值》等。

译者简介:

魏育青,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译有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卡尔•巴特的《罗马书释义》、君特•格拉斯的《剥洋葱》、《母鼠》等书。

黄一蕾,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曾发表论文多篇。

姚轶励,复旦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硕士,曾发表论文多篇。

试读:

第一章 哲人的偏见

[15]那诱使我们有时不惜铤而走险的求真意志[2]啊,那自古至今所有哲人怀着敬意谈论的著名真诚啊!这追求真理的意志将什么样的问题抛给了我们!这是些多么怪异、糟糕、可疑的问题!这可是由来已久了——然而又似乎从未开始?要是我们终于产生怀疑,失去耐心,不胜其烦而掉头他去,要是我们从这位斯芬克斯[3]身上学会了自己也来发问,那么这又有什么奇怪呢?究竟谁在此向我们发问呢?究竟是我们身上的什么要“追求真理”呢?——确实,我们曾驻足良久,探讨这求真意志的起因,——直至我们终于纹丝不动地伫立在一个更加基本的问题之前。我们开始追问起这意志的价值。倘若我们要的是真理,那么为什么要的不是非真理?不是飘渺不定?不是无知蒙昧?——关于真理价值的问题走向了我们,——抑或是我们走向了这个问题?在此,我们中哪一方是俄狄浦斯[4]?哪一方是斯芬克斯?这是一场约会,看起来是问题与问号的约会。——人们是否应该相信,在我们看来这个问题似乎从未提出过,——似乎是我们第一次察觉了、看见了、鼓起勇气提出了这个问题?因为这样做确实是一种冒险,也许没有比这更大的冒险了。

[16]“事物怎能来自其对立面?例如,真理滋生于非真理?或者,追求真理的意志植根于追求幻觉的意志?或者,无私行为源于利己心理?或者,智者朗朗乾坤般的观照来自贪婪?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谁若这样梦想,谁就是个傻瓜,还可能更糟糕!凡是具有无上价值的事物,定然另有自身的源头——它们决不能生于这转瞬即逝、充满诱惑、虚幻和卑微的世界,决不能生于这妄想与贪婪的大杂烩!它们乃是生于存在的怀抱,生于永恒,生于隐匿的神明,生于“自在之物”[5]——必定是生于此处,绝无其他可能!”[6]——这种判断方式是一种典型的先入之见,每个时代的形而上学家们[7]都在此一再露出马脚。这种评价方式是他们所有逻辑推理过程的背景。他们从自己的这种“信念”出发苦苦追求“知识”,苦苦追求那最终被冠以“真理”之名而隆重推出的东西。形而上学家的基本信念就是对价值对立的信念。尽管在开始时怀疑尤为必要,但是连他们中的谨慎者也没想到要这样做,虽说他们还自诩为“怀疑一切”[8]。也就是说,人们完全可以怀疑:首先,是否真有这种对立存在;其次,那些世俗的价值评判和价值对立,即形而上学家们盖上印章担保无误的东西,是否只是肤浅的判断,只是瞬间的景象?也许还是一隅之见,是自下而上的坐井观天,借用画家的常见术语来表达,就是“青蛙的视角”(Froschperspektiven)。[9]即使不妨将许多价值归于真实、真诚和无私,[10]但也许还是会有这样的情况:对一切生命来说都要来得更高尚和更基本的另一种价值,[17]可以划到表象、欺骗欲望、自私和贪婪的名下去。甚至还可能是这样:那些好的、受人尊敬的事物的价值,恰恰在于这些事物与坏的、表面上与之格格不入的事物之间令人尴尬的关联、纠缠、钩连,也许甚至在于两者本质上的一致。也许!——不过,谁又愿意去关注这些危险的“也许”呢!为此必须等待一种新型哲人的出现,他们会拥有某些与迄今为止的哲人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品位和偏好,无论如何理解,他们会关注那些危险的“也许”。——而说实在的,我已经看到他们走来了。[11]

扫码关注“听风读书屋”免费下载电子书

扫码关注“听风读书屋”免费下载电子书

公众号回复数字“3029”或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提示,点击上方红色字可直接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