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大众心理类图书。 当我们面对别人或公众的指责、质疑时,你越是想辩白,越是摆事实讲道理,就越是会引发对方更进一步的否定,甚至是攻击。外在的力量成为对立面时,是容易觉察的,当这个外在的公众或他人换成自己的经验,或换成自己的认知,我们就很容易掉进自我肯定的陷阱。对此,我们需要始终保持熵减意识,堪破自我迷思,澄明心灵秘境。 我们心中所肯定、相信的经验和认知越坚决,一旦这些经验和认知本身是有问题的,甚至是错误的,势必带来心理层面的紊乱。系统性、结构性的心理紊乱,是具有强烈破坏力的心理熵增,会对我们的心理和行为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具备并保持一定的熵减意识。 我们应该锻炼自己的熵减思维,不仅用它来审视自己,也用它来审视社会以及他人。
试读:
1998年,鲍迈斯特和他的同事艾伦·布拉特拉夫斯基、马克·穆拉文和黛安娜·蒂斯等召集了一些受试者进行实验。他们告诉参与者,这项研究的重点是味觉感知,因此每个人在实验前都不能吃饭,要空着肚子来参加实验。科学家们把受试者依次领进一个房间里,里面放着烤箱和刚烤好的甜点。他们让每个受试者坐下来,在他们面前摆上两种食物——堆得高高的巧克力饼干和一碗萝卜。受试者并不知道他们被分成了三组。研究人员要求其中一组的成员只吃萝卜,并记录下这些感觉,次日填写跟踪调查问卷。另一组受试者只吃饼干。最后一组根本没有被带到饼干和萝卜的房间。心理学家离开房间五分钟后,带着一份关于情绪的问卷回来了。在约翰·蒂尔尼的帮助下,鲍迈斯特写出了关于那项研究的专著《意志力》,在书中写道:吃萝卜的受试者大多都直盯着那些饼干,活脱脱是一个个街头的枪手,其中有些受试者甚至会抓起饼干,放在鼻子上闻。虽然他们尝不到味道,但是他们至少可以长长地、深深地闻一闻饼干的香味。尽管如此,吃萝卜组的受试者还是严格遵守了规则: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吃饼干,虽然中间忍受了很多痛苦。接下来,这一组受试者和那组什么都没有吃到的受试者一起进入到第二个实验阶段。第二个实验任务是坐下来回答问题。每个受试者需要描绘出一个几何图形,描绘时不能抬起铅笔或者重新描绘出任何一条线条。研究者对受试者说他们可以随意延长时间,但他们没有被告知这些难题是没有解的。在接下来的30分钟里,科学家们观察并记录了参与者的行为,想知道每个人需要多长时间才放弃这个任务。
平均而言,没有进入小萝卜和饼干屋子的受试者都在大约20分钟后认输,放弃了任务。吃了饼干的受试者坚持了大约19分钟。吃了小萝卜的受试者,就是那组不得不在一间满是巧克力味的屋子里克制狼吞虎咽美味甜食的冲动的人,大约8分钟后就选择放弃了。鲍迈斯特对此种结果解释道:抵制诱惑似乎已经付出了一定的精神代价。不知何故,有证据表明:你越是抑制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你就越难抑制它。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你的“自我”越是抗拒“本我”,越是压抑“本我”,你的“自我”越会变得疲惫、无力和虚弱。鲍迈斯特对此也表示赞同,并把这个过程命名为“自我消耗”。
鲍迈斯特和他的同事们很快发现:还有许多方法能够使得受试者更早地放弃任务。在一项研究中,大学生们被分为三组。第一组必须发表演说,支持提高他们的大学学费。第二组可以发表演说,可以支持提高学费,也可以反对提高学费。第三组直接进入实验的第二阶段,解答那些烧脑的、无解的难题。这一次,那组没发表演说的受试者以及发表了他们自己不赞同提高学费的受试者坚持完成第二项任务的时间,大约是那组自选立场的演说者的两倍。结果表明,不仅仅是克制欲望会消耗你的“自我”,而且任何一种选择都会对“自我”进行消耗。那些不需要选择话题的受试者能够使他们的意志力得到修养,其“自我”的能量储备没有减损,一直保持到了第二阶段的问题测试。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要求受试者观看一段担任脱口秀或假装死于癌症的视频时,尽量压抑自己的情绪。然后,让受试者解字谜。和这些受试者一起做测试的还有另一组人,这一组人也观看了同样的视频,但是他们在观看时没有限制,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次的结果是,克制情绪的人解字谜的数量要少于那些没有克制情绪的人。
在一项关于主动和被动选择的研究中,一组受试者被要求必须在一张纸上找出所有包含字母e的单词,而这张纸上词句都是毫无意义的文字。另一组受试者被要求必须找出每一个至少与一个元音相隔两个字母的e。你若自己尝试一下,你会发现第一组的任务要简单得多,而且不需要太多的努力。然后,每组受试者各自拿着遥控器观看一段播放在空白墙壁上的视频。其中一些人若按一下按钮,便会结束那段视频。另一些人按下按钮时,视频能够继续播放。所以,想结束观看视频的人也不得不和大家一起观看这段无聊的视频,直到他们都认为自己已经看够了,可以回答一份关于这段视频的问卷为止。
那段视频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受试者知道: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一些事情。研究者告诉每个受试者,他(她)一旦结束观看那段视频,便会看到一段《周六夜现场》(一档美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剪辑。那些先前完成简单任务的人,比那些在上一轮中耗费脑力的人按下按钮结束无聊视频的时间大大提前了。并且他们按按钮的时间也会更长,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早点结束无聊的视频。无论是按下按钮,还是从按按钮持续的时长来看,那组“自耗”的受试者都做出了被动的选择:他们开始按下按钮的时间比较迟,按下按钮后,他们松手也比较早。这项实验的结果表明:集中注意力使人们在之后不急于做出积极的选择。
你的很多想法和行为都是自主的、无意识的。例如,眨眼和呼吸不需要你用意识来控制。你的很多行为,比如开车上班或者洗完澡后用毛巾擦身,都是在你的意识在游离,想着《权力的游戏》或者思考怎么说服你的老板给你加薪的时候发生的。如果你的手碰到热炉子,你会不假思索地退缩。你会避开黑暗的小巷,喜欢别人的拥抱,这些想法在没有输入的时候也会出现。当你被一首歌、一幅画或一只小猫感动时,你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情感冲动。你的大部分精神生活根本不受你的意识控制。鲍迈斯特的研究表明:你的意志力若在一个行动中掌了舵,那么它在下一个行动中就会减弱。
头脑好像是一艘设计得很糟糕的实验飞船。只要飞船沿着直线飞行,其燃料就消耗得很少。一旦由飞行员接管,让飞船做出前进、转弯或爬高的动作,这艘想象出来的飞船就会以惊人的速度燃烧燃料,把给未来航行的燃料也消耗得所剩无几。在某一时刻,你必须让飞机回到自动驾驶状态,直到它重新加满燃料,否则它会坠毁。在这个类比中,控制人类的思想包括做出选择,避免诱惑,抑制情绪和思想,以及按照你所在的文化认同的方式行事。对每一个不当的冲动说“不”,从乱翻冰箱食物到逃课,都需要耗费一点意志力的燃料,而一旦你用完这些燃料,下次说“不”就更难了。鲍迈斯特的所有研究都表明,自我控制是一种费力的行为。当你的自我消耗殆尽时,你的无意识心理就会发出更响亮的声音,而每一次控制冲动的尝试都将不如前一次成功。然而,自我消耗不仅仅会引起疲劳、嗜睡、醉酒,或者沉迷于吸食冰毒,也肯定会降低你对馅饼的抵制力。但让自我消耗变得如此怪异的是,研究人员表明的另一个现象:这个系统也会因为经常使用而变得疲惫不堪。以任何方式抑制或者改变你自己的行为,会使你在未来面对逆境或无聊时,更难推迟满足自己的欲望,也更难坚持下去。
一些学生被拒载的公共汽车撞了;一些学生抱怨说:听了他们在化妆晚会上所说的话后,没有人愿意让他们搭便车。这两组学生都不能控制自己吃饼干的冲动,这是为什么?自我消耗似乎是双向的。与他人相处需要付出努力,因此,我们所说的“亲社会行为”中,有很多是会消耗自我的行为。对“社会排斥”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你被社会排斥时,在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似乎就在发问:“如果没人关心我做什么,为什么还要继续规范我的行为?”
你可能有过一种冲动,关掉电脑,脱掉衣服,在森林里裸奔,但是你并没有这样做。出于不同的动机,很多人脱离了社会,独处独居,在这里只列举几个名人:泰德·卡钦斯基(Ted Kaczynski)、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和克里斯托弗·麦克坎德利斯(Christopher McCandless)。大多数人都没有像这三个人那样,抛弃了现代生活的所有工具和服饰。也许有一天你会决定对物质世界竖起中指,然后奔向荒野,但至少你会穿上鞋子,带把折叠刀。因为你知道这样可以防备狗熊。尽管如此,离开社会,不与任何人为伴,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想法。你喜欢看《幸存者》和《荒野求生》这样的电视剧。你可以一次次重温《漂流者》《鲁滨孙漂流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是我们共同的经历,一种好奇和恐惧,一种“被同类排斥在外”的想法。
被排斥是一种强烈而痛苦的经历。这个词来自古代雅典和其他大城邦的一种惩罚形式。希腊人经常放逐那些破坏社会对他们信任的人。希腊人用投票的方式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用陶瓷的碎片作为投票的标记。像你这样的灵长类动物能够生存和发展下来,是因为它们团结在一起,组成了群体,顺应了那些棘手的社会变数,如地位和联盟、外貌和技能、政治归属和性倾向,以免被社会放逐。对灵长类动物来说,放逐就是死亡。即使在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中,被驱逐也是罕见的。离群的单只黑猩猩通常是在权力接管中失败的前雄性领袖。黑猩猩不再和被排斥的黑猩猩住在一起,不再为它梳理毛发,但它们很少驱逐它。数千年来,人类的状况也是如此。一个完全孤立生活的人通常活不太长。你的祖先可能不仅因为远离蜘蛛、蛇和狮子而幸存下来,而且还因为结交了朋友,没有在村子里惹是生非才存活了下来。因此,当你被社会排斥时,你会感到强烈而深刻的痛苦,这是有道理的。你有一个天生的系统来考虑那些可能会让你被排斥的事情。当你认真对待这件事的时候,你所知道的大多数在社会上被认为不可接受的行为都是自私的表现。那些不可靠的人、懒散的人、不分享的人、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人都会被边缘化。总之,偷窃、强奸、谋杀、诈骗等伤害他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个人或小团体的某种私欲而产生的。鲍迈斯特和他的团队在“被社会排斥”论文中写道: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意味着你接受其他人之间的契约。如果你能自我约束,不自私,那么你就能留下来,享受拥有朋友圈和整个社会带来的回报。但是,如果你违背了那个契约,社会也会打破其承诺,把你排斥在外。你的朋友群将不再邀请你参加聚会,并将取消在“推特”上对你的关注。如果你在更大的社会群体中太过于自私,它可能会把你送进监狱,甚至会更严厉地惩罚你。
在一篇题为《无人选择你》的研究论文中,研究者们指出:自律要求你恪守社会的道德标准,因此,你期望通过自律行为可以得到回报。不受欢迎的那一组受试者感到了被排斥的痛苦,这让他们认为自律成了一种多余之举。他们似乎在想,“既然没人在乎,为什么还要按规矩办事呢?”这种想法给他们的意志力的燃料箱戳了一个窟窿,而他们面前摆放饼干时,他们无法像其他人那样控制自己的冲动。其他研究表明,当你感到被排斥和不受欢迎时,便不再解决难题,也往往变得不再愿意合作,工作的动力就会变小,更有可能喝酒、抽烟和做其他自我毁灭的事情。因此,被社会拒绝会抹杀自我控制,这似乎是通向自我耗尽状态的众多途径之一。
回顾这一切,弗洛伊德提出的那些疯狂命题呢?所有这些关于心理能量、冲动和文化判断的讨论听起来好像我们在验证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观点,对吧?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学家一直在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所说的“自我消耗”到底消耗的是什么?一种假说表明:被消耗的是你的大脑从消化食物中获得的燃料,也就是葡萄糖。